“日本使用的中国零部件非常多。详细盘点库存也需要时间”,日产的一位高管这样表示。日产九州工厂主要生产在日本上市的休旅车“Serena”和出口北美较多的SUV。该工厂停工被认为是因为物流网混乱,但也有些零部件本身也变得很难采购。
一家零部件厂商表示,混合动力车(HV)等使用的部分电子设备难以从中国采购,“(日产)似乎正在讨论是否可以改为在日本国内采购”。采购混乱也可能走向长期化。
根据日本国际贸易中心的统计,2019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为30亿美元,是2003年爆发"非典"(重度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时的约10倍。在日本整体约为22万亿日元的汽车零部件市场中占比虽然不到2%,但在日本的进口零部件中约37%(2019年)从中国进口,中国的占比高于美国等。多数为弹簧、纤维树脂零部件及材料等小巧且运输成本较低的产品。
中国部分地区的企业开始复工,但本田2月11日表示,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乘用车工厂计划在17日以后复工。部分员工虽然10日开始正常出勤,但广州市要求企业方面申报防止新型肺炎传染的对应措施,需要一定时间进行生产准备。本田此前曾表示“希望尽早复工”。
本田在广州市等地运营的乘用车发动机、变速器零部件工厂也提出力争17日以后开工的方针。最早出现新型肺炎疫情的武汉市的工厂复工时间继续维持“17日这一周”不变。
零部件供应链恢复正常也需要时间,陆续出现一些企业考虑采用替代生产等。
汽车内装零部件厂商寿屋FRONTE从中国采购座椅等使用的布料。虽然可以确保3月上旬之前的库存量,但该公司表示“为防止事态走向长期化,已经开始确认日本是否有可以替代的生产设备”。零部件厂商伟福(F.tech)决定在菲律宾替代生产原来由武汉工厂制造的制动踏板。
“可能需要改为临时从其他企业采购”,说这句话的是和本田业务往来较为频繁的昭和(SHOWA)。该公司在中国生产辅助车门等开关的气弹簧,还向日本进口,不过在其他地区没有相关生产设备。丰田系零部件厂商中央发条为日本供应门锁线缆等,“也有一些零部件无法立即替代生产”。
日本的汽车零部件厂商从2000年代开始持续推进“中国+1(China plus one)”战略,将采购来源分散到东南亚等地。大型座椅制造商日本TSTech透露,“已从人工费较低的孟加拉增加采购车的座椅内衬,对中国的依赖较小”。
不过,近几年中国的技术实力不断提高,发动机等“因难度较高而一直主要在日本生产的零部件也开始不断向中国转移生产”(伊藤忠总研主任研究员深尾三四郎)。因为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即便少量,但一旦供应受阻,也容易给日本国内的生产带来影响。
五十铃汽车采购的发动机周边零部件——涡轮增压器有一部分是在武汉生产。该公司董事南真介透露,“计划在武汉以外的其他地区采购”。据悉因为还有其他零部件也是从中国采购,所以将确认库存,慎重考虑转移生产等的必要性。南真介还表示,供应链混乱等“如果走向长期化,还可能给(日本国内的生产)带来影响”。
中国政府鼓励新一代汽车推进国产化,电动化不可或缺的零部件的生产基地正在不断向中国聚集。在车载电池方面,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CATL)等2家企业拥有全球2成多份额,丰田等日本企业也在推进合作。中国的动向给日本汽车生产带来影响的格局估计会进一步加强